相信很多寵主都對自己的家性情不定的喵主子十分頭疼,明明是牠先對你撒嬌求寵愛的,怎麼一過去牠就變了個嘴臉,對你齜牙咧嘴甚至都上了牙齒啃,很多新寵主都會對貓咪這種行為疑惑不解,懷疑是自己的錯,讓喵主子討厭了自己,等一等,說不定還有另一種解釋哦,今天小九就跟大家說貓咪咬人的幾大主要原因。
鏟屎官雖然喜歡貓咪,但也不敢讓牠就這麼咬一口,漸漸地鏟屎官開始害怕和貓咪玩耍了。 鏟屎官後來聽人說,貓咪咬人其實是在表達自己厭惡的心情,也就是在拒絕互動。
聽鏟屎官一說,我卻表示大可放心,不必去理會網上的那些謠言。因為按照鏟屎官的講法,貓咪在玩耍時咬人,不僅不是在表達厭惡,更是在表示親近鏟屎官。
貓咪確實是一種高冷的生物,如果鏟屎官貿然接近,確實有可能引起牠們的厭惡。但鏟屎官是在和貓咪玩耍時被咬的, 貓咪如果是因為厭惡而做出了攻擊行為,那牠根本就不會和鏟屎官互動玩耍。
但既然願意和鏟屎官玩耍,那就說明牠們沒有產生厭惡的情緒,因為厭惡而咬人這個理由也就不存在了。
也許有的人會說,貓咪願意和鏟屎官玩耍,確實證明瞭牠最開始是不抵觸互動的,但你怎麼就能保證不是鏟屎官在互動的過程當中惹毛貓咪而導致被咬呢?
其實,判斷貓咪是不是出於厭惡而咬人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觀察牠在攻擊前是否有發出一些信號。要知道,就算稍微感覺到了危險或者厭惡,牠也不會立馬就做出攻擊。
畢竟動物之間開始相互攻擊,就代表到了不死不休的境地,所以與其兩敗俱傷,還不如在互毆前先互相警告一番,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那麼貓咪的警告信號大概有哪些呢,根據統計, 貓咪的警告信號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尾巴輕微顫抖或擺動。 身體突然停住。 耳朵向鏟屎官轉動,並露出一部分的耳背。 在抓咬之前可能會用腿蹬鏟屎官。 俯低身子發出低吼。所以說貓咪做出攻擊其實就跟遊戲角色發動技能一樣,會附帶技能前搖。 如果貓咪咬人的時候,沒有提前發出一些警告信號,那就代表牠可能不是因為厭惡而做出攻擊。
既然貓咪咬人不一定是出於厭惡,那還有可能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事實上貓咪如果在平常的時候輕咬鏟屎官,很有可能是在練習捕獵技巧,這是牠與鏟屎官親密的表現。為什麼我要說貓咪練習捕獵技巧代表著親密的關係呢?這還得從貓咪們的野外習性開始講起。
包括貓咪在內的所有貓科動物,在小的時候都需要經歷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就是牠們從幼年到成年的整個生長期,在這個生長週期裡面牠們不僅需要多多吃肉以便能快快長大。還需要練習捕獵的技巧,為成年之後獨立生活做準備。
在最開始貓咪們會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們打打鬧鬧,雖然這時牠們並不具備專業的捕獵技巧,但也會根據本能做出撲咬的動作,在互相打鬧的過程當中,貓咪們上躥下跳,無論是反應還是身體都變得更加敏捷。
隨著年齡的增長,貓咪們的捕獵技巧越來越成熟,牠們會相應減少和同伴的打鬧行為,但這種行為並不會徹底的消失。 貓咪偶爾會通過輕咬和撲擊同伴來增進彼此的感情,牠們的智商很高,如果僅僅是為了交流感情或為了錘煉捕獵技巧做出的撕咬動作,都會精准地控制力道, 不會傷害到對方。
而現在的寵物貓,在斷奶後就會離開媽媽,在家庭環境中基本上也沒有同伴可以互相打鬧。所以, 寵物貓們就很容易將鏟屎官當成是訓練的物件,在彼此打鬧的過程中就會不由自主地做出咬人的行為。
這種咬人行為的產生是由於貓咪將鏟屎官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和好友,想通過打鬧的方式來增強感情。所以就算這時候貓咪張嘴咬人,也不會造成什麼傷害。鏟屎官其實不必過於害怕,按照正常狀態繼續和貓咪玩耍就行。
而如果鏟屎官實在無法克服心理上的恐懼,那也可以購買一些貓玩具,比如逗貓棒什麼的。然後用這些玩具轉移貓咪的注意力,此後鏟屎官用貓玩具和貓咪互動就行。
當然也有人說可以通過適當的訓練,改變貓咪的咬人行為。但無論使用什麼方法, 鏟屎官切記不要動手打罵貓咪,或者用別的方式懲罰貓咪。這會使得貓咪開始討厭你,不僅不能夠制止貓咪的咬人行為,甚至還會使你和牠之間關係的惡化。
貓咪其實是一種很矛盾的的動物,一方面牠很抗拒與陌生人接觸,另一方面牠又會打心底裡依賴鏟屎官。前者被人熟知,成為貓咪高冷的表現,而後者卻鮮有人注意,所以也會引起相當多的誤會。
我也希望各位鏟屎官能夠多多瞭解自家的貓咪,以後可不要讓這些可愛的毛孩子再蒙受什麼「不白之冤」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