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是藏在人類骨子裡的東西,人如果不自私,不為自己考慮,怎麼能夠滿足最最基礎的生存與繁衍的需求呢?
但是自私也分為很多種,這種存在于所有人類基因裡的自私,是好事,因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他一定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如果一個人做事處處為他人著想,寧願完全捨棄自己的利益,也要迎合他人的需求。那麼這類人要麼有什麼目的,要麼就是心理上有一定的問題。
綜上,合理程度下的自私符合人性,過度的自私則在道德、甚至法律層面都是不可取的。
他們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利,沒有別人的益;只有自己的痛,沒有別人的苦;只有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別人的一切都無所謂。
-
我來用個通俗易懂的例子,為大家明明白白地展現出來,什麼叫缺德的自私。
如果A愛上了隔壁班的某個姑娘,然後去和她表白,恰好另一個男孩B也喜歡她,可是姑娘對A有好感,因為A更帥,這是用個人魅力來贏得感情,這不叫自私。
後來姑娘發現A窮,而B是個富二代,能給她買很多東西,姑娘高興了,就跟B跑了,這是用財富贏得愛情,這也不叫自私。
可如果B本身沒錢卻騙姑娘說他有錢,承諾對她好,給她充足的物質和愛,等姑娘真和他在一起了,他要錢沒錢,也給不了人家關心和愛護,純粹靠一張嘴騙姑娘,這叫自私。
如果B明明有女朋友卻騙姑娘說我是單身,並且只愛你一個,然後在姑娘不知情的情況下腳踏多隻船,這叫自私。
假若姑娘開始就知道B腳踏多隻船但並不介意,仍然想要跟他在一起,這不叫自私。
-
說得再簡單點。
我買了兩塊糖,你站在我旁邊,但我一個人吃完了,沒給你,這不叫自私,這叫本分。
你昨天買了兩塊糖,給我一塊,然後我今天也買了,我當著你的面把兩塊都吃下去了,一塊也沒給你,這叫自私。
-
自私是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別人的損失上;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是為了自己生存,不惜讓別人死亡。
自私有很多種,其中最讓人頭疼的便是 道德綁架了。
-
去年有個很火的電視劇叫《二十不惑》,其中有這樣一個引起熱議的情節。
本身並不富裕的薑小果借給出生農村家裡經濟條件更差的王薇300塊錢,後來薑小果想換手機,于就找到王薇讓她還錢,語氣非常和善沒有一絲高高在上的感覺。
出人意料的是,王薇不還錢不說,還要故意裝可憐,引起同學們的注意。導致同學把矛頭指向了薑小果,指責她斤斤計較,不懂得將心比心。
結果姜小果錢沒要回來,還被同學們嫌棄了一通,委屈的她正在和室友訴苦的時候,竟在看到剛才還說沒錢的王薇,在校門口的服裝店興致勃勃地挑選衣服。
薑小果見此情此景,氣不打一處來,馬上沖過去找王薇索要借款,
不想王薇再次裝可憐,反咬一口,說薑小果虛榮,不是真心缺錢,對於像她這樣缺錢的人來說,很不公平。
這就是一場名副其實的道德綁架,極度自私的人就是會利用大眾氾濫的同情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強行要求別人無私奉獻,自己坐享其成,實在是太可恥了。
-
除了影視劇中,現實世界這樣的事件也屢見不鮮,就拿一個令人痛心的新聞說吧。
有個女孩叫簡稚澄,她是一名獸醫。和大部分獸醫一樣,她非常有愛心,對待小動物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簡稚澄的願望就是畢業後和自己心愛的動物作伴,為此,她來到偏僻的桃園市新屋動物保護教育園當園長,期間幫助了無數流浪貓狗找到新家。
但隨著被丟棄的貓狗越來越多,有的主人會直接把寵物抱到收容所:「你們隨便處置。」
僅三個月,收容所就一共收容了1765只小動物,但收容所只能容納三百多隻。按照當地部門規定,流浪動物在12天之內沒有被人領養,收容所要對它們進行安樂死」,而這個任務落到了簡稚澄頭上。
她不得不忍痛為一隻又一隻的貓貓狗狗打下安樂死的針劑,她能做的只是在它們死前多讓它們玩一會,多給他們點好吃的,在他們死後,日日為他們祈禱。
兩年過去,簡稚澄送了700多隻無人認領的流浪貓狗上路。這件事在網上被披露後,她遭受了巨大的網路暴力:
無數不明真相的「愛心動物保護人士」聯合起來,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攻擊她,稱她為「女屠夫」、「冷血女劊子手」……
再加上由於缺錢,園區設施老化,空間狹小,許多狗子會生病感染甚至互相撕咬打架。這給了一些「愛心動保人士」可趁之機。
它們經常潛入收容所[偷.拍]「動物慘狀」並向上級投訴,在網上發動攻擊和人肉「女屠夫」。
最後,剛剛結婚度完蜜月的她終因無法承受巨大網路暴力,開車到觀音白沙峽燈塔旁,吞下動物安樂死的藥,結束了32歲的年輕生命......
看到這裡,相信讀者們和我一樣氣憤,這就是道德綁架的威力,它能將白的說成黑的,能將善良的姑娘醜化成兇惡的毒婦。這就是自私的人善用的武器。
-
文學大家季羨林曾說: 自己生存,也讓別的動物生存,這就是善。只考慮自己生存不考慮別人生存,這就是惡。
這裡的惡無疑指向的就是自私。自私的人要達成自己的目的可以,但他一定要把別人踩在腳下,這就說不過去了。
然而自私中的自私就是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準來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簡直可以稱之為無恥了。
面對這種只看得見自己的痛,看不到別人的苦,看到了也說自己更苦,別人那根本不叫苦的人,我們能做的也只是「 遠離」二字。
若招惹上這種人,說不定你哪一天就成為了炮灰,成了人家的墊腳石,自己是怎麼摔到深淵裡的都不知道。
而我們本身,也要學會 適度自私,這對自己,對他人都是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