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我,以為 自己就是為數學而生的。
還在國小低年級的時候,我就已經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了。
每天看的書都是隔壁國中的中學生數學教材,或者是從放學路上二手書攤位上淘來的高中教材。
這些教材的課後習題我如數家珍,把他們工工整整地謄抄在卡片上,每天有時間就偷偷拿出來做一做。
等到國中一年級時,學測的數學試題對我來說易如反掌,於是我開始自學微積分和線性代數。
我對數學的探索一路上暢通無阻,等到高中,參加數學競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然而,我自信又高傲的小船在一次考試時,翻了。
我一直引以為榮的數學,我一直藉以睥睨眾同學的數學,竟然達不到最頂尖的水準。
第一次參加競賽,我就敗下陣來,離一等獎差了5分。
個位數的差距卻讓我跌入萬丈深淵,驕傲的焰火被澆熄的我,找到了我的數學老師,他是數學組的組長,也是我當作神一樣崇拜和敬仰的數學大佬。
他沒有安慰我、沒有鼓勵我,而使用最最冰冷的幾十個字,讓已經處於谷底的我徹底絕望。
「你不適合數學研究,放棄吧,你沒有你自己想像得那麼聰明。數學就像是你在人生路上背負的重擔,它已經被丟下了,不要再回頭看了,失去就失去了,無法挽回了,你只能繼續前進。」
儘管不願相信,但我還是接受了「這個事實」,由我的數學老師灌輸給我的「事實」—— 我的頭腦不足以支撐我在數學上繼續深入探索。
所以我大學選擇了生物專業,而不是我喜愛並全身心投入了7年的數學。
我以為我的一生就要這樣與數學短短相交幾年再與它永別。
事情卻在兩年前出現了轉變。
那時我打算去外國讀博,專業是和大學相關的計算神經生物學。但由於我沒有數學背景,選自這個專業的時候,系裡的教授還是很驚訝的,畢竟這個專業需要較為夯實的數學基礎,還有幾門需要和數學系的博士生們一起上的數學課。
一段時間下來,我發現, 我好像可以輕鬆碾壓這些數學系的博士生。在我考試得滿分的時候,竟然有多半的學生不及格。
後來,我乾脆只上數學課,在兩個月前,更是把生物系博士退掉了,重新申請轉到數學系。
距離我放棄數學又過了7年,人生一共有多少個7年呢?
還好我才25歲,一切都不算太遲。
那句話帶給我的損失,還來得及補救,哪怕申請的結果不盡如人意,但,
我一秒都不想再虛度了。
我不想再度過一秒,沒有數學的人生。
-------
Sarah想說:
我們年紀小的時候,由於心智不夠成熟,崇拜的人說一句話,我們便深信不疑,由於一句話改變了人生走向的事例屢見不鮮。
但人骨子裡的東西是永遠改變不了的。
你熱愛它就要去追求它,哪怕一時偏離了航線,刻在DNA裡的東西是會讓你重回正軌的。
所以,請跟隨自己的心聲,大膽追逐夢想。
You Only Live Once.